全国咨询热线 全国咨询热线:18925237210(钟小姐)

地铁捎上脚步缓慢的菜农

  作为现代化城市开展的标志,地铁常常意味着高效、快速和快捷。地铁逗留的时刻往往按秒核算。地铁上的人大多穿着面子,步履仓促。

  因而,当一群白发苍苍的白叟勾着腰、挑着扁担、背着背篓出现在地铁站,同行的乘客往往都会多看几眼。

  而这样的画面,重庆渝北区石船地铁站的工作人员现已习以为常。每天清晨6点,他们就看到几十位白叟连续来到地铁站口,背篓里装着丝瓜、南瓜、空心菜、红薯等新鲜的蔬菜。他们是石船镇邻近的乡民,乘坐地铁是为了去市区卖菜。

  石船镇坐落重庆市区的东北方向。地铁站一位工作人员说,自从2022年6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注册后,石船地铁站开端运营,菜农便逐步多了起来。

  重庆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地铁线座车站。现在一期和二期现已注册运营,该线路连接了重庆北站、两江新区、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重要区域。

  石船站是这趟地铁线结尾的倒数第二站。地铁站注册前,白叟们都在镇上卖菜,镇上人少,菜卖得慢,菜价也低,而市区的菜市场卖得更多,价格也更高。一位白叟说,相同的空心菜,这时分在石船镇1斤卖1.5元,到了市区能卖2.5元。

  卖菜要趁早。为了赶上6点31分的首班地铁,白叟们早早便从家里动身,拖着几十斤重的背篓前往地铁站口,有的是孩子骑着摩托车送来的,有的是自己骑着三轮车来的,还有的是走过来的。

  “舍不得买车”。68岁的徐红和老伴王宏5点从家往地铁站走,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地铁站口。王宏一边走,一边拉着推车,推车上放着板凳、塑料袋、旧式木杆秤、背篓,背篓里装了一共五六十斤的冬瓜和南瓜、3斤空心菜、3斤红薯叶,还有60个土鸡蛋。

  其他白叟的背篓里也装得满满当当。为了省力,有的白叟在背篓下方装上滑轮,拉着背篓走。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背篓,扁担在膀子上摇摇晃晃。也有的仅仅用肩背着,等候地铁的顷刻,将背篓放到垃圾桶上,以缓解背上的压力。

  为了便于白叟们通过,工作人员没有要求白叟们将背篓放到安检传送带上,仅仅用安检仪扫描他们带着的东西。看到举动缓慢的白叟,他们时不时搭把手,帮白叟扶一下背篓。一位白叟觉得,地铁上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善,给不识字的白叟指路。

  有的白叟从进地铁车厢开端就做起了“生意”。有乘客看到新鲜的蔬菜,趁便就买走几斤。

  哪里有菜市场,白叟们就去哪里集合。有的白叟去距离石船站较近的龙兴站,有的乘坐半个小时地铁前往鱼嘴站,还有的先坐到重庆北站北广场站、保税港站,再换乘其他地铁线路去市中心的菜市场。

  “地铁注册后挺便利的,想去哪儿卖就去哪儿卖”。70岁的樊建军去过3个菜市场。以他的经历,越接近市中心的菜市场旅程越远,但菜卖得越快。最近,他都是乘坐一个半小时地铁,去市区观音桥站的菜市场卖菜。通常情况下,他两个半小时就能把50多斤的空心菜卖完,回到家里还能赶上吃午饭。

  徐红和王宏去了鱼嘴的一个菜市场,说是菜市场,其实仅仅马路边上几百米的人行道。这儿到11点就没多少人了,徐红和王宏需求尽快将菜卖完,由于菜价会跟着时刻推移逐步下降。2.5元一斤的空心菜一个半小时后降到两元一斤,比及最终还没售完,买菜的人便会问,“1元一斤卖不卖?”这时,菜农只能贱价贱卖。

  观音桥的菜市场人流更耐久些,但赶上菜农多,菜卖得也慢。为了坚持菜的新鲜,樊建军卖菜时只在货摊上摆出来一小部分,其他的放在塑料袋里。还有的白叟带着一瓶水,在瓶盖上戳个洞,时不时往菜上洒一洒。

  摆摊的方位影响卖菜的数量和速度。在鱼嘴菜市场这条小小的人行道上,入口处的货摊最受欢迎,那里处于三条路的交汇处,人流愈加密布。9月1日这一天,两位白叟幸运地找到了入口处的一个货摊。王宏在接近马路的人行道一侧铺上泡沫板、塑料袋,摆上菜和瓜,没一瞬间,就卖出去几十个鸡蛋。

  “搬迁了!”王宏将瓜和菜放到背篓里,用绳子捆住,推着车往下走。他们到了整个人行道的结尾,卖完菜和鸡蛋之后,摊上的冬瓜和南瓜迟迟无人问津。徐红又去人行道前面找方位,发现两个货摊间有处空地后,招待王宏赶忙曩昔。

  王宏静静装筐、卸筐,将货摊再次转移到这儿,但卖出去的瓜依然很少。两位白叟再次将货摊挪到人行道对面一个人流密布的茶馆旁,一旦有人通过菜摊,王宏就呼喊,“要瓜吗?”

  9月5日,樊建军的菜也迟迟没有卖完。为了尽早卖完菜,他换了4处货摊。樊建军说,越是接近主街的货摊卖得越快,他在主街上卖过,半个小时就把菜卖完了。但城管不让在主街摆摊,菜农只能在主街两边的路上卖菜。

  樊建军沿着主街一侧有斜度的小路走了几十米,摆上货摊卖菜,周围是两位早上一起从石船镇来的乡民,分别在卖红薯和新米。也许是那天菜农太多的原因,樊建军在货摊站了1个多小时,只卖出去十几斤空心菜。看着满满当当的背篓,他眉头紧闭,将地上的菜用塑料袋一兜,放进背篓,背起背篓,去小路接近主街的方位寻觅空位。

  寻觅无果,樊建军又往回走,在一个卖鸡肉的摊贩旁停下。十几分钟后,他又往小路的主街方位走去,总算找到一个空出的货摊。这次,菜显着卖得多了,一个小时曩昔,他筐里的空心菜就剩余几斤。

  目睹接近正午,城管现已脱离,樊建军又将货摊挪到主街上,以两元一斤的价格卖完剩余的空心菜。背着空荡荡的背篓,他端倪舒展,回程的脚步也变得轻捷。

  在徐红看来,“卖多少钱不说”,卖完白手回去才是更让人快乐的事。那样,他们就能够轻轻松松搭车回家。但9月1日这一天,他们通过一上午的尽力,依然剩余十几斤冬瓜和南瓜,只好将瓜再背回家。

  徐红觉得卖菜不累,仅仅“起早有点辛苦”。3斤的红薯叶几分钟就卖完了,从地里掐下来却需求1个小时。他们要3点起床去地里摘菜,清洗后,将红薯叶放到筐里。被摆到货摊上时,淡绿的红薯叶仍是湿漉漉的。

  为了晚上有精力摘菜,樊建军前一天早早睡下。周围卖新米的大爷,提早一天在家里用机器打稻谷,打了个把小时,才有了第二天早晨洁白的新米。

  城里的人们巴望新鲜、健康的蔬菜。9月5日,一位白叟特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观音桥的菜市场买新米。白叟家问了一路,总算找到一个卖新米的菜农。虽然走路不便利,她仍是买了十斤的新米,“新米有营养,不打防腐剂”。

  同那些开着面包车、装着满车新鲜蔬菜的菜农比较,石船镇的几十位白叟奉献的菜量并不多。

  大都时分,樊建军和徐红配偶一天能卖100多元,但他们并不是每天都有菜可卖。徐红家里只要几分地,红薯叶每五天长一茬,一星期只够卖两三天。樊建兵种的空心菜一星期能卖四五天,要是种更多菜,“再一请人就不划算了”。

  一个月下来,他们靠卖菜能挣个千把块。徐红每月只要100多元的乡村养老金,加上老伴一个月900多元的养老金,两人“迁就能够日子”,卖菜的钱够用来买米面粮油肉。

  樊建军一个月的养老金有2500多元。他年轻时从戎,因病退伍后,靠打工养活家里,几十年下来,攒了几十万元。两个儿子成婚,他每人给了二三十万元。上一年,老伴看病,他又花了20多万元,多年的存款所剩无几。但樊建军觉得,人活着比什么都强,“钱没了还能够再挣”。

  由于年岁大了工地上不收,本年1月,他开端回家卖菜。刚卖菜那会儿,樊建军都是现金结算。后来,他也学着其他菜农,在孩子的协助下打印了微信收款码。卖菜时,他一站便是一上午,也不觉得累。等最终菜快卖完了,他才坐下来歇息一瞬间。孩子们都劝他,年岁这么大别干了。但樊建军想着,能赚点是点,尽量不给孩子添担负。

  比较之下,刘丽的日子要更辛苦些。刘丽住在渝北区大盛镇,那里距离石船镇还有20多公里。刘丽需求每天早上5点出门,先走半个小时到镇上的公交车站,再乘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9公里外的统景镇,之后换乘,坐一个小时车到石船镇。到了石船镇,她还要走半个小时,才干抵达石船地铁站。

  等她到观音桥地铁站时,现已是上午9点半。由于年纪未满65周岁,还不能享用地铁和公交免费的福利,来回交通费用20多元。9月5日,她在樊建军的货摊旁卖海椒和南瓜,一上午卖了十几元,还不行来回的车费。正午,她把货摊搬到主街上,买了一个面包果腹,计划卖到黄昏。

  刘丽说,自己本来在超市上班。她一个月也只要100多元养老金。儿子一个月挣两三千元,她不盼望孩子养老,想着靠卖菜保持日常开支。

  为了到城里卖菜,她每天要花9个小时车程在路上。她期望,未来地铁有一天也能开到自己的镇上,那样,就能缩短她去城里的旅程。